• 首页
  •   >   科学研究
  •   >   重要论文
  •   >   正文
  • 科学研究

    包虫病团队发文《Hepatology》,揭示包虫入侵宿主所致“免疫抑制微环境”的形成机理

    发布日期:2021年07月01日 17:30    浏览次数:

    2021630日,张传山研究员团队在国际著名肝脏病学期刊《Hepatology》杂志上发表题为Involvement of TIGIT in NK Cell Exhaustion and Immune Escape in Patients and Mouse Model with Liver E. multilocularis Infection”的长篇研究论文,以揭示包虫入侵宿主所致“免疫抑制微环境”的形成机理对寻找新的免疫治疗方法和靶点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研究表明,宿主免疫状态与包虫病临床表现密切相关。因免疫应答差异性,可造成截然不同的感染结局。但这种不同结局的免疫学机制目前仍不清楚。新证据显示,机体“免疫抑制微环境”的形成是造成包虫感染慢性寄生和侵袭性生长的关键。研究“微环境”中不同免疫细胞的功能状态,进而揭示潜在的免疫逃逸机制。

    该研究在临床分析中发现,包虫病灶周围形成以T细胞、NK细胞和巨噬细胞为主“炎症微环境”;通过高通量筛选率先发现新兴的免疫抑制性受体TIGIT呈高表达状态,且以NK细胞和T细胞表达为主,导致两者功能同时耗竭。体外试验证实TIGIT单抗阻断能够恢复NK细胞的功能;进一步发现在TIGIT缺陷小鼠或利用TIGIT单抗对荷虫小鼠进行免疫治疗能够逆转NK细胞的功能耗竭增强抗包虫免疫应答能力从而有效抑制病灶的增长。因此,靶向TIGIT受体的单抗不仅激活T细胞,而且可以激活NK细胞,为探寻包虫病新的免疫治疗方法奠定基础。该项研究成果,由省部共建中亚高发病成因与防治国家重点室,新医大一附院张传山研究员作为第一作者,王慧研究员、李静副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温浩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昊昱副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发表在国际著名肝脏病学期刊《Hepatology》杂志

    以上研究工作成果依托省部共建中亚高发病成因与防治国家重点室科研平台和新疆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得以完成,为我校感染性疾病研究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新疆医科大学和省部共建中亚高发病成因与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经费资助。

    原文下载


    【张传山研究员简介】

    张传山,新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入选第十届新疆青年科技奖,入选自治区天山英才工程第二层次。2009年入职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要围绕病原体(包虫)入侵机理及其高发肝脏器官区域免疫特性开展了系列创新性研究工作。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级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自治区杰出青年天山创新团队计划获得者。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HepatologyFrontiers in Immunology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等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专著2部;荣获省部级奖项7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研究方向:肝脏区域免疫。

    【王慧研究员简介】

    王慧,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医学研究院科研骨干,中国免疫学会会员,新疆免疫学会理事,新疆包虫病学会理事。自治区天山青年计划杰出青年青年博士、新疆医科大学天山英才第三层次科技人才、新医大一附院杰出青年获得者。主要从事包虫病免疫致病机制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先后主持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等科研项目1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青年基金1项,地区基金3项);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研究论文10余篇,其中SCI论文6篇;参编专著3部;获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自治区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等各类成果奖项5项。

    原文下载:

    版权所有 新疆医科大学 省部共建中亚高发病成因与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您是第 位访客